管理制度
首页关于我们 管理制度

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安全工作管理规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9:00:52

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安全工作管理规定

第一章 总则

第一条 目的

为切实加强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(以下简称 “基金会”)的安全管理工作,保障基金会工作人员、服务对象及相关活动的安全,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,结合基金会实际工作情况,特制定本规定。

第二条 适用范围

本规定适用于基金会办公场所、开展的各类活动、物资管理以及涉及的所有人员,包括基金会工作人员、志愿者、服务对象等。

第三条 安全工作原则

预防为主:强化安全风险排查与预警,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

以人为本:始终把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首位。

依法管理: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开展安全管理工作。

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

第四条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

00001. 组成:基金会设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,由理事长担任组长,秘书长担任副组长,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。

00001. 职责

· 制定和修订基金会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及相关制度。

· 统筹协调基金会整体安全工作,制定安全工作计划与应急预案。

· 定期组织安全检查,督促整改安全隐患。

· 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、处理与报告。

第五条 部门安全职责

00001. 办公室:负责办公场所的日常安全管理,包括水电设施、消防设备、办公家具等的安全检查与维护;协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开展工作,落实各项安全工作任务。

00001. 项目部门:在组织开展各类项目活动时,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,确保活动场地、设施设备、人员组织等方面的安全;对项目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与防控,及时处理活动中的安全问题。

00001. 财务部: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所需资金的投入,包括安全设施设备的购置、维护,安全培训,应急救援等费用;对安全工作相关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与管理。

00001. 志愿者管理部门:对志愿者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教育,提高志愿者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;在志愿者参与活动时,明确安全责任与要求,监督志愿者遵守安全规定。

第三章 办公场所安全管理

第六条 设施设备安全

00001. 办公家具与电器:定期检查办公家具的稳定性,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;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,包括电脑、打印机、空调、饮水机等,防止因电器故障引发安全事故。严禁私拉乱接电线,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。

00001. 消防设施: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,如灭火器、消火栓、消防应急照明等,并定期进行检查、维护与保养,确保其性能良好、可正常使用。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识和疏散指示标志,保持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畅通无阻。

00001. 水电设施:定期检查水电管道、线路,及时修复漏水、漏电等问题;合理安排水电设施的使用,避免因过载等原因造成安全隐患。

第七条 人员安全管理

00001. 门禁管理:设置门禁系统,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办公场所。外来人员需进行实名登记,说明来访事由,经被访人确认后方可进入。

00001. 安全培训:定期组织基金会工作人员参加安全知识培训,包括消防安全、应急逃生、用电安全等内容,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。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安全培训。

00001. 日常行为规范:教育工作人员遵守办公场所的安全规定,如禁止在办公区域内吸烟、打闹,离开办公室时关闭电器设备、门窗等。

第四章 项目活动安全管理

第八条 活动策划与准备

00001. 安全风险评估:在策划项目活动时,项目部门应对活动场地、参与人员、活动内容等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,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,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。

00001. 活动场地选择:优先选择安全设施完备、场地条件良好、交通便利的活动场所。在确定活动场地后,对场地进行实地勘察,检查场地的安全性,包括地面是否平整、有无障碍物、消防设施是否齐全等。

00001. 设施设备准备:根据活动需求,准备必要的设施设备,并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。对活动中使用的特种设备,如电梯、升降机等,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,并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。

第九条 活动现场安全管理

00001. 人员组织与引导:合理安排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,明确其安全职责,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护与人员的引导。对参与活动的残疾人服务对象,要给予特别关注,确保其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。

00001. 安全警示标识:在活动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,如 “小心滑倒”“禁止烟火” 等,提醒参与者注意安全。

00001. 应急救援措施: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,如急救箱、担架等,并安排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员在现场值守。制定应急预案,明确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流程与责任分工。

第五章 物资安全管理

第十条 捐赠物资管理

00001. 接收与存储:在接收捐赠物资时,认真检查物资的质量与安全性,对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的物资,及时与捐赠人沟通处理。合理安排物资存储场所,分类存放物资,确保物资存储环境符合安全要求,防止物资受潮、变质、损坏等。

00001. 发放与使用:在发放捐赠物资时,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进行,确保物资发放到真正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手中。对物资的使用进行跟踪与指导,确保服务对象正确、安全地使用物资。

第十一条 办公用品管理

00001. 采购与验收:采购办公用品时,选择质量合格、安全可靠的产品。在办公用品验收时,仔细检查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能,避免采购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办公用品。

00001. 库存管理:对办公用品进行妥善保管,防止丢失、被盗。定期盘点办公用品库存,及时清理过期、损坏的办公用品。

第六章 信息安全管理

第十二条 数据保护

00001. 信息收集与存储:在收集残疾人服务对象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信息时,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确保信息收集的安全性与合法性。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妥善存储,采取加密、备份等措施,防止信息泄露、丢失。

00001. 信息使用与共享:严格控制信息的使用与共享范围,未经授权,不得将信息用于其他用途或向第三方提供。在信息共享时,签订保密协议,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。

第十三条 网络安全

00001. 网络设施维护:定期对基金会的网络设施进行维护与更新,安装防火墙、杀毒软件等安全防护设备,防止网络攻击、病毒入侵等安全事件的发生。

00001. 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培养:加强对基金会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,规范工作人员的网络行为,如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、不泄露账号密码等。

第七章 应急管理

第十四条 应急预案制定

00001. 制定原则:根据基金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,如火灾、地震、突发疾病、安全事故等,制定具有针对性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。

00001. 预案内容: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、应急响应程序、应急救援措施、应急物资保障、后期处置等内容。

第十五条 应急演练

00001. 演练计划: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,明确演练的目的、内容、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员等。

00001. 演练评估:在应急演练结束后,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,总结经验教训,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,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。

第十六条 事故报告与处理

00001. 报告程序:在发生安全事故时,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报告,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,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。

00001. 事故处理:在事故发生后,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,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,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,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。

第八章 监督与考核

第十七条 安全检查

00001. 定期检查: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安全检查,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,包括办公场所、项目活动场地、物资存储场所等。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,下达整改通知书,责令相关部门或人员限期整改。

00001. 专项检查:根据实际工作需要,开展专项安全检查,如消防安全专项检查、电器设备安全专项检查等。

第十八条 考核与奖惩

00001. 考核机制:建立安全工作考核机制,将安全工作纳入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。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,给予表彰与奖励;对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、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的部门和个人,进行问责与处罚。

00001. 奖惩措施:奖励措施包括颁发荣誉证书、奖金、晋升机会等;处罚措施包括批评教育、扣发绩效奖金、警告、解除劳动合同等,具体处罚措施根据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相关规定执行。

本制度2025年3月10日第三次理事会通过后实施解释权归基金会秘书处。